近日,“新華薦書”第十三期評審會議在北京舉行。經過前期各出版社自薦、初評和評審專家現場評議、投票,《百年慶典: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921-2021)》、《我用一生愛中國:伊莎白·柯魯克的故事》、《千里江山圖》、《國家與社會的二元合一:中國歷史回顧與前瞻》、《我們從哪里來:史前環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中國外賣》、《如何預防下一次大流行》、《樺皮船》、《新安旅行團》、《我是中國的孩子》(排名不分先后)10種圖書入選“新華薦書”第十三期推薦圖書。
“新華薦書”是在中國出版協會、韜奮基金會指導下,由新華出版社聯合新華每日電訊、半月談、新華社新媒體中心、參考消息、瞭望、經濟參考報、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新華網、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搜索等共同發起的社會性公益文化活動。
“新華薦書”始終堅守“以精品好書引領全民閱讀”的初心和使命,堅持時政性、時代性、創新性、引領性的選書標準,通過專業、權威的評審專家隊伍遴選好書。希望讀者從這些好書中汲取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助推書香社會建設,激發建設文化強國的磅礴力量。(薦書熱線:010-63077104 或關注“新華出版社”微信公號,后臺留言互動)
“新華薦書”第十三期推薦圖書
一、《百年慶典: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921-2021)》
新華通訊社 編
新華出版社
推薦語:
這是一部忠實記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珍貴影像的畫冊,是新華社關于建黨百年系列慶?;顒訄D片報道的集錦。畫冊收錄的175幅照片精選自新華社播發的近千幅建黨百年系列慶?;顒诱掌?,包括“慶祝大會”“頒授儀式”“文藝演出”三個部分,為歷史留下精彩瞬間、永恒記憶,體現了新華社獻禮建黨百年的特殊重要意義,是我們黨光輝歷程中的重要文獻資料,具有重要出版價值和典藏價值。
二、《我用一生愛中國:伊莎白·柯魯克的故事》
譚楷 著
天地出版社
推薦語:
該書是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獲得者、國際共產主義者、百歲老人伊莎白·柯魯克百年人生的報告文學,以伊莎白親眼看見、經歷、參與的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百年人生故事,展現了中國百余年發展歷程,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大歷程。
三、《國家與社會的二元合一:中國歷史回顧與前瞻》
黃宗智 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推薦語:
該書從社會經濟史的視野出發,分析了中國歷史上尤其是明清以來國家與社會的管理機制和綿延到今天的現代化路徑,揭示了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大一統的儒法合一的政治體制、正式與半正式共存的形態才是中國的真實,反思了西方理論的局限和幻想的偏差,其研究展現了中國自身的發展道路和歷史邏輯。
四、《千里江山圖》
孫甘露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推薦語:
該書從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打撈出隱秘而偉大的歷史事件,用文學的方式去想象和呈現其過程,重聚散落于歷史塵埃中的理想主義者,塑造他們的精神和血肉。書中重現了三十年代上海、廣州、南京的社會環境、風物和生活,還原了當時上海的建筑、街道、飲食、風俗和文化娛樂等日常生活,建構出了令人身臨其境的小說空間感,給讀者創造了沉浸式閱讀氛圍。
五、《我們從哪里來:史前環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
羅三洋 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推薦語:
該書聚焦的是公元前3000年以前的史前中國史。那是一個開天辟地的時代,也是滄海桑田的時代,那里有比現代中國更瑰麗的自然風光,也有比現代中國更奇特的野生動物。在單純依靠歷史學無法探知的領域,作者綜合運用人類學、環境學、考古學、地質學、神話傳說等諸多領域知識,試圖解答“我們從哪里來”。
六、《中國外賣》
楊麗萍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推薦語:
外賣小哥、快遞員是奮斗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該書用飽含溫度的文字向讀者呈現了鮮活的外賣小哥群像,肯定了外賣小哥作為平凡個體的辛勤努力,也褒獎了他們為實現共同富裕所貢獻的群體價值。
七、《如何預防下一次大流行》
[美] 比爾·蓋茨 著
中信出版集團
推薦語:
只要采取正確的措施,就可以讓新冠成為最后一次大流行病。這是該書所聚焦的核心內容。書的每一章都闡釋了一個需要采取的行動,這些行動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一項旨在消除大流行病的有效計劃,即組織應對大流行病的全職專家團隊、加強投資研發挽救生命的工具以及改善衛生系統和早期預警系統。這個策略為人類團結一致預防下一次大流行病提供了一種有價值的思路。
八、《樺皮船》
薛濤 著
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推薦語:
該書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樺皮船制作技藝為切入點,講述一位老人、一個男孩攜一條樺皮船,追尋精神故鄉的心靈旅程。通過獨具匠心的結構、生動飽滿的人物、幽默風趣的語言、豐富真摯的情感,將獨特的民族風貌、當代少年的成長、文化的守正出新有機融合,展現出濃厚的地域特點、時代特征和文化特質。
九、《新安旅行團》
李春雷 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
推薦語:
時至今日,新安旅行團的光榮傳統依然熠熠閃光,具有深遠的時代價值。這群十五六歲的昔日少年,以他們的語言、歌唱、寫作、表演,以他們弱小的肩頭扛起宣傳抗日的重擔,讓更多社會名流、知識分子、政府職員、工人農民、將軍士兵、商人工匠、家庭婦女、流浪兒童等參與進來。今天的我們,很有必要回望、咀嚼、記住這一段恢弘激昂的歷史。
十、《我是中國的孩子》(全18冊)
胡鑫 魏曉婷 伍思宇等 著
新世紀出版社
推薦語:
該套圖書以各少數民族當地孩子生動有趣的真實故事為主,在孩子們的個人經歷、生活背景中穿插介紹各民族的風俗與文化。在書中不僅能欣賞到未經雕琢的自然風光,感受到歷經時間淘洗的民族風情,還能認識一群成長在中國各民族的孩子,深切體驗到56個民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華薦書”第十三期評審專家:
鄔書林 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
聶震寧 韜奮基金會理事長、中國出版集團原總裁
郭曉勇 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中國外文局原常務副局長
郭廣生 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863計劃首席專家
丁以繡 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編委會主任,《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總編輯
周蔚華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聞春秋》主編
孫愛東 半月談雜志社副總編輯
黃春峰 新華出版社副社長
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